答复类别:A类
陈秋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普法宣传力度的建议(第0083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普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民普法和守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等等,为全民普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莆田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七五”普法规划,坚持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大力弘扬法治文化,扎实开展法治创建,“七五”普法工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2021年,市委市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全面启动“八五”普法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全市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保障和服务全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一、我市基本情况
(一)推进全民普法,筑牢法治信仰
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市、县区主动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继成立“七五”普法讲师团6个,普法志愿者队伍56支、“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6支,依托“党建引领·夯基惠民”、“法治惠民百千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活动的开展,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等重点工作及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日节点走进城厢区新光社区、云峰村、涵江区帝景名苑、凯旋天下、秀屿区忠门镇、华亭镇云峰村等社区、乡镇、农村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汇演、法治灯谜等形式多样的送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军营等16000多场次,在全社会持续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促进形成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分类施策,推动精准普法
一是狠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在全省率先出台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实施意见(试行),并正式上线运行“莆田市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系统”。组织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403场次,2259人参加并通过考试。以考促学,有效提升全市领导干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不断夯实青少年守法根基。抓住青少年“拔节孕穗期”,市、县(区)普法讲师团为90多所学校作宪法专题报告。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在全市154所中学全部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制作30集模拟法庭普法教育系列片,编印《莆田市中学模拟法庭庭审脚本汇编》等教学资料。全市法治副校长(辅导员)配备率、校内青少年法治教育受教率均达100%,建成32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模拟法庭、宪法成年礼、“现身说法”巡回报告会等各类主题活动,增强了青少年学法用法趣味性、自觉性。三是提升企业人员法治意识。成立海峡西岸律师服务团莆田分团、电商律师服务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公益法律服务团等,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举办“公司担保法律风险与防范”法律论坛,开展“律师普法进行业”与186家企业结对子,成立26名律师组成的开放招商法律智囊团,大力推进送法进企业。四是持续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广泛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开展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遴选认定。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积极发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村(居)法律顾问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中枢作用。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市共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8个。
(三)注重文化熏陶,培育法治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莆仙文化、妈祖文化与法治文化等融合发展,创作《夯基惠民 法治先行》梆鼓咚说唱作品。大力推进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向纵深发展。各级共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162个法治文化阵地。荔城区法治文化公园入选全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利用东圳水库教育基地、红军207团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蔡襄纪念园”、莆田监狱等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整合统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进法治、德治、红色文化、科学普及、文明创建等相辅相成。运用媒体提升普法影响力。常年开办《大家说法》、《莆田警视》、《法治仙游》等电视普法栏目;在湄洲日报、侨乡时报等报刊上开辟“法治”、“与法同行”等专栏专版。律师代表聚焦各地民法典第一案,自拍民法典小课堂微视频,以案释法,简明易懂。开辟“幸福生活·你我同行”优秀普法微课堂联播,举办“民法典伴你同行”网络知识有奖问答等,不断延伸普法触角。组织专人编印《学法用法》系列宣传折页。联合市妇联、市委政法委、市文明办等6家单位举办“弘扬好家风 礼赞新时代”莆仙文艺作品展演,进一步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各级各部门积极打造多级联动的新媒体普法矩阵,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推动形成“出门有法、抬头看法、舞台演法、空闲学法、办事循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存在问题
在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下,我市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法治文化队伍建设参差不齐,缺乏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懂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较少,基层专职普法宣传工作人员少,力量薄弱;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的推动力度还不够,原创性的法治文艺作品数量仍然偏少等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着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作用,协调联动事项,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分解任务,确保普法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有序运行。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本部门、本单位以及面向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强化各普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等释法主体责任,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以案释法工作,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融入百姓生活圈。
(二)着力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现行宪法颁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及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壮大“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分层分类分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宪法、民法典等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大乡村(社区)普法力度,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和遴选认定,。加大经费保障,完善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三)着力打造莆仙法治文化品牌
将法治文化阵地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经费保障,加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经费、人员、物资等方面保障。加强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整合各类法治文化阵地资源,用法治文化润人心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法治文化。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一地一品”项目,打造莆仙法治小戏,发挥民间文艺骨干优势,开展莆仙法治小戏、法治短剧进社区、乡镇巡演活动,提高普法渗透力和覆盖面。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阵地作用,利用官微、视频号、抖音等,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的法治需求。
衷心感谢您对市司法局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领导署名:
联 系 人:郑耿丹
联系电话:2685234
莆田市司法局
202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