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2022203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2022年10月13日 11:09    来源:市司法局     字号:    
 函〔202228  

答复类别:A  

 

市教育局

致公党莆田市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救助工作体系的建议》(2022203号)已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关注青少年成长,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持续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建设,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社会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统筹推进。始终把青少年作为普法重点对象之一,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全市普法规划、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机制,进一步明确团委、教育妇联等相关单位对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清单及工作内容,形成部门合力。出台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工作任务安排,把《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等与青少年成长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扫黑除恶、反校园欺凌等内容纳入其中,明确各普法责任单位承包地分包地,种好青少年法治教育责任田

(二)突出宣传抓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创新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形式,结合开学第一课、宪法宣传周、综治(平安)宣传月、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等重点时间、重点内容宣传活动,通过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律师、普法志愿者、法治副校长等深入学校,持续开展民法典、控辍保学、国防教育、义务教育法、校园贷、校园欺凌等宣讲,举办模拟法庭、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建设、现身说法、巡回报告会,有效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市司法局联合市教育局、市检察院开展莆田市中小学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深入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通过组织同学们参与法治课、观看法治云课堂、参观法治展板、现场签名、赠书活动等,把法律知识融入中学生日常阅读中,潜移默化增强在校生法治观念联合市民政、团市委等多部门深入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走进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举办民法典法治讲座,并为学校赠送民法典书册,帮助青少年学好用好民法典,为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法治基础。仙游县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伴成长为主题系列法治讲座,为辖区内3200多名师生开展民法典法治讲座引导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聘298名法官、检察官、民警、司法行政干部担任学校法治(综治)副校长,帮助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荔城区举办模拟法庭组织律师走进北高中心小学,为孩子们主讲《学习民法典,伴我行》。城厢区走进莆田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华林学校、莆田市理工新技术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宣传主题教育讲座。

(三)强化载体促实效。打造139个不同形式的法治、德治教育设施,建立不同内容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组织编印《学法手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篇》、《学法手册——关爱妇儿篇》等宣传折页6万份,将《家庭教育促进法》内容汇编其中,图文并茂引导全社会重视家风家教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推出《大家说法》电视专题栏目,针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社会热点话题、典型案例,播出“‘依法带娃'来了罪错少年的归路等。利用法润莆阳法治荔城城厢法治等微信普法矩阵,不定期推送《@全体家长,带娃有力法律依据》、《普法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知识点》、《最高法发布九起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等普法内容12期。特别是我市首份《家庭教育令》的发出后,法润莆阳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依法带娃!莆田一家子收到<家庭教育令>,以案释法,让家庭教育普法从有形到有效开展。今年1月份,在法润莆阳微信公众号上开辟齐参与专栏,刊出30期线上青少年法律竞赛火热进行中!法律知识竞赛。重点围绕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内容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增强青少年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预防违法犯罪能力。

(四)强化管理重帮教。一是做好未成年(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安置帮教机构,通过中央和省级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强化未成年服刑在教人员信息管理,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无缝衔接。截至915日,全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252人,在管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46人,占比2.04%坚持分类施策、因人而异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区别帮教的模式,加强对未成年刑满释放人员的危险评估和日常管控,定期、不定期进行走访了解,切实防范刑释未成人重新犯罪。同时,加大帮扶救助力度。做好服刑在押和强制戒毒人员困难亲属特别是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2021年实地核实情况310个,协助解决排查发现困难情况18个。开展未成年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职业技培,提高就业能力,依托企业建立13家安置就业基地,安置有就业意向和就业能力但又无法就业的未成年刑满释放人员,2021年安置基地共安置173人,安置人数达到当年回归刑满释放人员8.7%二是依法依规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工作。目前,全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200人,其中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27人,占总人数的1.23%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司法厅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城厢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莆田市心理健康促进会签订心理健康服务协议,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提高心理矫治质量利用成立未成年人心理教育基地,聘请心理专家(咨询师)授课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传授心理压力缓解方法,有效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缓解心理压力。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新入矫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心理健康程度。加强沟通协调,通过不定期与未成年社矫对象谈心谈话、与监护人电话访问等方法,多关心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辅导16人次。

    二、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多年来,经过各级司法行政及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青少年普法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薄弱环节。如,普法场地主要集中在校园内开展,且方式方法陈旧单一,仍停留在上法治讲座、分发宣传资料、图片展等传统形式上,内容枯燥,形式呆板,难以激发青少年学法兴趣。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全面实施八五普法为主线,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案释法工作、媒体公益普法等工作落实,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循序渐进地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鼓励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良好的法治和心理健康培训教育环境。深入开展法治学校培育和创建活动,提升校园依法管理的水平。

(二)加大宣传,提升意识。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发挥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律师等力量,结合各中、小学校实际,发挥法治教育基地作用,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围绕法律基本知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预防、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主题报告、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法进校园活动,做好各项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防止不良心理行为后果的发生,做个身心健康的人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做对学校、家庭、社会有用的好少年。

(三)掌握动态,及时服务。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狠抓青少年的预防教育。坚持教育、挽救、感化的工作方针,做到履行职能助关爱、拓展教育在预防、综合治理促规范、锐意创新求实效,形成挽救与关爱、预防与矫治交融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未成年服刑在教人员信息管理,查收本辖区刑满释放未成年人信息数据,及时摸排,对监所发布的服刑在教人员信息逐一核查,做到一个不漏,有效避免出现三假人员现象,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无缝衔接。同时,加强与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衔接配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来关心关爱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工作,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衷心感谢贵委对市司法局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领导署名:

  人:郑耿丹

联系电话:2685234

 

                        

                        莆田市司法局              

20221010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 2016-09-19